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普  > 专业资讯  > 北京专业人工ai智能教育怎么样

北京专业人工ai智能教育怎么样

北京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推动与体系构建

北京专业人工ai智能教育怎么样

政策文件支持

北京市教委于2025年3月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该方案围绕AI“六大核心领域”(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助管)探索应用场景,并推动“五育”并举。

教育资源整合

- 智能体应用:

开发了“京娃”(幼儿)、“京小宝”(幼儿)、“京小师”(教师)、“京小学”(学生)四大类AI智能体,涵盖智能备课、作业批改、学习辅导等场景。

- 教育平台:推出“智习势”等平台,提供80万个AI智能体,支持智能备课、作业分析、语音通话等,教师可定制专属智能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应用创新

学科融合实践

- 体育教学:

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动作识别与科学分析,例如大沩公司展示的体育测试系统可实时反馈学生动作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

北京专业人工ai智能教育怎么样

- 艺术与AI结合:中国戏曲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探索AI在音乐、舞蹈等领域的应用,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模式优化

- 智能辅助:

利用AI进行智能错题分析、资源推荐、自主写作批改等,提升教学效率。

-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AI驱动的评价系统,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规划。

三、教育资源覆盖

基础教育阶段

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展AI通识教育,涵盖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形成系统性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拓展

北京专业人工ai智能教育怎么样

北京市属高校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覆盖开设AI通识课,设置“通识基础”“算法原理”等模块,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发“AI+专业”特色课程。

四、未来展望

北京市持续迭代升级AI教育内容与技术,例如通过大语言模型优化课程设计,探索AI在劳动教育、美育浸润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这些举措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

综上,北京的人工智能教育在政策引导、技术应用、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突出,形成覆盖全学段、多领域的教育生态体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