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普  > 中专专业  > 什么是稳态经济学

什么是稳态经济学

经济学中的稳态是指经济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达到的长期均衡状态,主要特征如下:

核心定义

什么是稳态经济学

稳态指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产出(y)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即新增投资恰好等于资本折旧,资本积累停止,产出增长停滞。

关键条件

- 资本存量稳定:

人均资本存量维持均衡水平,不随时间变化。 - 投资与折旧平衡:稳态方程为 $s cdot f(k) = delta cdot k$,其中 $s$ 为储蓄率,$f(k)$ 为资本产出函数,$delta$ 为折旧率。

什么是稳态经济学

状态特征

什么是稳态经济学

- 经济增长停止:在稳态下,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仅维持现有水平。 - 增长速度不变:经济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为零。

理论意义

稳态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核心概念,用于分析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经济稳态之间的关系,为理解经济增长路径提供理论框架。

政策启示

稳态理论指出,若要维持稳态,需平衡储蓄率与资本折旧率,但该模型未考虑技术进步等动态因素,因此在现实经济中需结合其他理论分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