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行动要结合起来,只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就业格局指的是 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它反映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具体来说,就业格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包括:
指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情况。
指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如国有、集体、私营等)企业中的分布情况。
指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指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情况。
指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中的分布情况。
当前就业格局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2012年至2016年,三产就业人数占比从36.1%升至43.5%,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民营经济成为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的主力。国有企业就业人员连续减少,而小企业就业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
中西部地区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南方地区就业形势好于北方。
市场化导向的就业制度初步形成。劳动力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日益频繁。
非正规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
这些特点反映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指出了未来就业市场发展的可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