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什么是城镇就业失业

什么是城镇就业失业

关于城镇就业与失业的统计分类及概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概念界定

什么是城镇就业失业

就业

指具有劳动能力(年龄通常为16-60岁)的公民,依法从事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特征:

- 自愿性:基于个人意愿参与劳动;

- 产生成就:需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提供有益服务;

- 经济交换: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失业

指有劳动能力、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当前未从事有报酬劳动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群。 官方定义:

- 存在“三种情况”:

a. 当前无工作但可立即就业;

b. 失去工作后未找到新工作;

c. 已停止劳动但未主动寻找工作。 注意

- 临时性失业(如休假、季节性工作)不计入失业统计。

什么是城镇就业失业

二、统计分类标准

城镇就业人口

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需满足:

- 非农业户口或城镇户籍;

-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

- 有劳动能力且当前有工作。

城镇失业人员

包括:

- 长期或临时失去工作的人群;

- 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但正在求职登记;

- 部分人群可能因技能不匹配或地域限制暂时未就业。

三、相关统计指标

什么是城镇就业失业

失业率:

失业总人数 / 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 100%。- 城镇调查失业率:反映城镇整体就业状况,2025年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 分群体失业率:如本地户籍5.6%、外来户籍5.0%、农业户籍5.1%等。

四、特殊说明

统计门槛:需满足“有工作意愿+当前未就业”双重条件,单纯休假或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不计入失业。- 数据差异:官方数据可能因统计口径不同存在0.1-0.2个百分点的浮动。

以上分类和指标为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需结合具体政策文件理解细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