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放松警惕,持续努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确定学校的建筑面积需要明确区分不同类型的面积计算规则,具体如下:
一、建筑面积的构成
包含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各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2.20m计算全面积,<2.20m计算1/2面积。
绿化用地面积
按生均不少于1平方米计算,属于土地使用证红线范围内的绿化区域。
活动场地面积
包括200米环形跑道(含2组60米直道)及周边间距,约需6300平方米(9.5亩)。
二、计算公式与规则
单栋建筑建筑面积
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2.20m计算全面积,<2.20m计算1/2面积。
多层建筑
二层及以上楼层均按全面积计算,首层按1/2面积计算。
特殊结构
坡屋顶:结构净高≥2.10m计算全面积,1.20m-2.10m计算1/2面积;场馆看台按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地下室/半地下室
结构层高≥2.20m计算全面积,<2.20m计算1/2面积。
三、注意事项
不计入面积的部分
阳台、挑廊(无围护结构)、走廊等非室内使用面积不计入建筑面积。
数据来源
建筑面积需以土地使用证、设计图纸及规划部门批准文件为准。
四、示例计算(1000人小学)
生均建筑面积: 15平方米 总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假设平均楼层数3层,则建筑占地面积=21428 / 3=7143平方米。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计算出学校的总建筑面积及各类用地面积,为规划、建设及评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