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挫折都是一块磨石,它能将你雕琢得更坚韧、更勇敢。勇敢面对困难,你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地震时在校园躲避需根据所在位置和建筑类型采取不同措施,核心原则是保护头部、避免拥挤,并遵循学校预案。具体方法如下:
一、室内躲避(教学楼、宿舍等)
- 楼房内:迅速躲到课桌下、讲台旁或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书包、书本等物品护住头部,远离窗户和玻璃幕墙。
- 平房教室:可用书包保护头部后迅速跑出教室,到开阔地避震。
- 宿舍:躲在小开间内,靠近内承重墙的墙根或床下。
正确姿势
- 躲避时蹲下、蜷缩身体,降低重心,额头枕在大腿上,双手护头;狭小空间可趴下,用物品遮挡口鼻。
二、室外躲避
开阔区域避险
-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烟囱)、树木、高压线等危险物,选择空旷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双手护头。
避免返回教室
- 地震停止后不可因忘拿物品返回教室,必须等待统一指挥撤离。
三、撤离与互救
有序撤离
- 地震停止后,在老师指挥下有序撤离,前后同学保持距离,避开楼梯口、狭窄通道等危险区域。
- 楼梯撤离时,前排学生优先从前门走,后排从后门撤离,不可奔跑或乘坐电梯。
互救与信号传递
- 被困时寻找可敲击的物体(如金属管道)传递求救信号;发现同学摔倒需及时帮助并通知后方人员。
四、注意事项
演练与预案: 定期参加地震应急演练,熟悉学校疏散路线和指挥流程。 建筑检查
通过科学避险和有序撤离,可最大程度减少地震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