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院校资讯  > 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生根

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生根

核心素养在学校生根需要系统化、多维度的努力,结合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等方面综合推进。以下是具体路径: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生根

构建“大同”课程结构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设计、拓展课程系列化开展”的三层七类课程结构。

融入核心素养

在课程设计中贯穿核心素养要求,例如通过科学课程培养探究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强化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课程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实践创新

生态教育实践

建设生态田园等实践平台,如种植梧桐、白皮松等植物,吸引动物栖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问题导向学习

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课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情境化教学

利用真实情境(如模拟商业活动、社区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

素养提升培训

定期开展核心素养培训,帮助教师理解素养内涵,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方法。

教学反思与研究

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生根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行动研究,探索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师德师风建设

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表彰优秀教师、开展师德培训,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四、评价体系优化

多元化评价机制

从知识、能力、态度等多维度评价学生,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机制。

考试制度改革

推广综合实践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新型考试方式,减少应试压力,注重素养表现。

五、家校社协同

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教育合力。

社会资源整合

与博物馆、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平台,丰富素养培育渠道。

六、技术支持与文化浸润

教育技术应用

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生根

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关注技术对教育本质的影响。

文化价值引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与日常教学,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民族认同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路径的协同推进,核心素养才能在学校扎根发芽,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