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放松警惕,持续努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需遵循以下核心原则和具体措施,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一、基本原则
自愿参与
通过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复核的“四步走”流程,确保服务完全基于学生和家长自愿,杜绝强制行为。
安全保障
建立严格考勤、监管制度,配备值班人员和安保力量,统一管理上下课及活动时间,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规范运行
以自主学习、个别指导、兴趣活动为主,禁止集体教学和补课,建立责任追溯机制。
二、组织管理
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后服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并落实执行。
监督机制
设立监督小组,每日考勤、检查服务内容,每周通报教师表现,每月公示考核结果。
三、服务内容
多样化安排
包括作业辅导、兴趣小组(如书法、阅读)、体育活动等,满足不同需求,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错时错峰
采用“5+2”模式,分批次开展服务,避免与正常放学时间冲突。
四、收费管理
公益原则
服务免费或低收费,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费用专款专用。
透明公示
每学期公示收费明细及收支情况,接受家长监督。
五、安全保障措施
制度完善
制定应急预案、门卫登记、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等制度,明确师生安全责任。
日常监管
通过管理人员和保安全天候巡查,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可有效落实课后服务,既满足学生需求,又保障教育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