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怕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学校避免火灾发生需从制度、设施、行为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度与意识建设
定期进行火灾危害、应急逃生演练,教授用电常识和逃生技巧。
二、设施维护与管理
定期维护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完好有效。
保持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无杂物堆放,严禁占用安全出口。
三、行为规范与隐患排查
- 严禁私拉临时电线、违规使用电炉/酒精炉等大功率电器;
- 人走断电,发现电线烧焦立即报告。
- 禁止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吸烟、点蜡烛、焚烧杂物;
- 实验室需严格操作规范,离开时关闭电源。
- 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花露水、杀虫剂);
- 妥善处理废纸、枯枝等易燃物,禁止焚烧。
四、应急准备
熟悉逃生路线:
通过演练掌握应急出口位置,确保快速疏散;
掌握湿毛巾捂口鼻、低姿逃生等技巧,明确火灾报警流程。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学校火灾风险,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