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块美玉都离不开雕琢,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磨练。
学校档案整理需遵循规范流程,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利用性。以下是具体步骤及要点:
一、档案收集与筛选
剔除无保存价值或重复的材料,如过期文件、无关记录等,保留对学校运营、师生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二、分类与编号
- 按部门(如教务、行政、人事)和文件类型(如教学档案、行政文件)进行横向分类;
- 按时间顺序(如年度)和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进行纵向排列。
采用“类目号+年度+组号+张号”格式,例如“教学档案2023年第1学期第5组第3张”,便于检索。
三、装订与保管
纸质档案单份装订,A4大小为标准,去除金属物(10年以下可用订书钉),形成成本成册的报表、刊物等。
- 分类存放于档案室或专用柜,实行双人管理、加密加固;
-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同步录入管理系统,通过关键词快速检索。
四、管理制度与信息化
制度保障: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流通使用规范及档案安全要求。
利用档案管理系统整合纸质与电子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定期备份数据防止丢失。
五、定期维护
定期核查档案完整性,更新过期或失效信息;
清理无用档案,优化存储结构,确保档案体系动态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学校可系统化整理档案,既保障历史信息的传承,又提升档案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