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院校资讯  > 学校公共场合如何消毒

学校公共场合如何消毒

学校公共场所需消毒需结合环境类型和风险等级,采取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消毒方法与建议:

一、环境消毒

学校公共场合如何消毒

通风换气

- 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

- 通风不良时,使用机械通风或空气消毒机。

全面消毒

- 对教室、食堂、宿舍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定期消毒,包括地面、墙面、门窗等。

- 墙面消毒: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喷洒,泥土墙150-300ml/m²,水泥墙100ml/m²,作用时间≥1小时。

- 地面消毒:含氯消毒剂200-300ml/m²喷洒,由内向外均匀覆盖,作用时间≥1小时。

重点区域消毒

- 楼梯扶手、水龙头、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使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 餐桌椅、玩具等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二、物品消毒

餐具消毒

- 优先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学校公共场合如何消毒

衣物被褥消毒

- 耐热衣物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 不耐热物品可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5%浓度,1小时以上)。

玩具教具消毒

- 小件物品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两遍,或含氯消毒剂擦拭30分钟。

三、空气消毒

自然通风:

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机械通风:使用排风扇或空气消毒机,保持空气流通。

紫外线灯照射:无人时开启,照射30分钟以上,注意避免直射人体。

四、注意事项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

-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效期内、浓度适宜的消毒产品,现配现用。

- 配制含氯消毒液时需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皮肤接触。

清洁与消毒结合

学校公共场合如何消毒

- 消毒前先用清水清洁表面,再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避免残留。

人员管理

- 培训师生正确洗手、使用消毒用品,避免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学校公共场所需消毒风险,保障师生健康。在传染病高发期,建议增加消毒频次并重点关注重点区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