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放松警惕,持续努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西方舞厅音乐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音乐风格,主要服务于舞厅娱乐场景,具有以下特点: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作为舞厅背景音乐流行,后随迪斯科文化兴起成为主流。其发展阶段包括迪斯科、电子舞曲等,形成多元化国际风格。
核心特征
- 电子化: 以电子合成器、鼓机等设备为核心,强调节奏感和律动感。
- 舞厅导向:专为舞厅设计,注重音乐与舞蹈的配合,常包含重复的节拍和旋律。
- 迪斯科:
70年代兴起,以四四拍节奏和强烈律动感为标志,代表人物有Frankie Knuckles等。
- 电子舞曲(EDM):20世纪末至今发展,包含House、Techno等子类型,代表作品如夏亚洲的《2023欧美劲爆电音舞曲》。
文化影响
西方舞厅音乐曾广泛传播至全球,不同地区风格融合,形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舞厅音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