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
促进就业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类,结合政策支持、服务优化和能力提升实现:
一、政策与资金支持
扩岗补助与税收优惠
- 社会组织招用高校毕业生可享一次性扩岗补助(至2025年底),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延续至2026年底。
- 实施“两优惠三补贴”(贷款、税收优惠及培训/岗位/社保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财政与金融保障
- 中央财政下达667亿元就业补助,通过失业保险费减免、稳岗返还等释放超1500亿元政策红利。
二、就业服务与渠道拓展
基层与社区就业
-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动态发布社区就业岗位,支持“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 开展“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重点倾斜三四线城市岗位资源。
创业与技能提升
- 政府投资孵化器放宽免费入驻门槛,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设1000个“微专业”)。
- 推出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结合职业实训营和见习岗位募集计划。
三、重点群体保障
高校毕业生与农民工
- 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1+3”服务,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
- 促进农民工本地就业,强化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通过以工代赈和劳务品牌促就业。
困难群体帮扶
- 针对困难毕业生提供3-5个高质量岗位信息,落实就业风险储备金制度。
四、企业用工服务优化
企业用工协同
- 建立人力资源协作机制,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帮助10万余家企业解决186万余人次用工需求。
- 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拓展市场化岗位规模。
五、环境与体系完善
政策协同与公共服务
- 构建就业优先政策协同体系,整合教育、培训、社保等公共服务,消除城乡、人才市场分割。
-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