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掌握知识的真谛,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游刃有余。
核实学校财务情况需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结合内部审查与外部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透明度。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政策执行规范性审查
系统学习《教育法》《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等政策文件,明确教育经费使用范围、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收费项目核准标准。
政策对标分析
对比学校财务收支与政策要求,判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超范围收费、未备案项目等。
二、收入合规性核查
收费项目核对
核对收费项目与物价部门备案信息一致,警惕变相收费(如教辅资料费差价、社会实践名义收费等)。
"双向验证法"应用
- 正向验证: 比对收费公示、缴费凭证与学生访谈记录; - 反向验证
三、支出结构合理性分析
核验支出科目与预算申报一致性,查处人员经费混入项目支出、代管资金未专款专用等问题。
专项支出预警机制
对结余率超5%的项目启动预警,审查大额支出合理性。
食堂等独立核算单位专项审查
- 核查食材采购发票真实性;
- 审查毛利率控制及盈余资金合规处置。
四、财务收支真实性验证
凭证与账目核对
检查收支凭证齐全性、审批流程合规性,确保账账相符、账证相符。
实地核查与访谈
- 核实固定资产(如食堂设备)的采购合同、验收记录;
- 通过访谈财务人员、教师及学生,了解异常支出情况。
五、审计程序与规范
审计计划制定
明确审计范围、时间、方式及人员分工,掌握账目系统及文件资料。
取证与分析
收集财务记录、票据、报表等,进行初步分析,评估风险点。
报告与整改建议
编写审计报告,提出问题改进建议,并跟踪督促实施。
六、其他辅助方法
系统查询: 通过学校食堂管理系统、学生卡消费平台或财务系统查询明细。 第三方平台核对
通过以上步骤,可全面核实学校财务情况,保障教育经费安全合规使用。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或审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