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你保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
就业中心在扶贫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助力贫困群体就业创业,结合政策实施、岗位开发与精准帮扶展开:
一、就业技能培训与提升
技能培训体系
开展种植养殖、建筑施工、家政服务等多领域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例如,组织“三类培训”技能提升行动,涵盖农业实用技能、职业技能等。
针对性培训项目
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专项培训,如“乡村防疫员”“海洋护绿员”等公益性岗位培训,优先安置“零就业”或弱劳动力。
二、岗位开发与就业安置
公益性岗位
开发村务协管、交通安全员、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实现每个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例如,儋州市通过开发5767个岗位,完成年度计划的230.68%。
企业吸纳就业
给予吸纳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奖补,鼓励企业主动用工。如绵阳市涪城区通过政策宣传和招聘会,促进3200余人转移就业。
三、政策落实与保障
精准帮扶机制
建立贫困劳动力实名制信息库,动态更新就业状态和技能水平,确保政策精准实施。
财政支持政策
落实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降低贫困群体创业门槛。例如,隆昌市为吸纳脱贫人口的企业发放补贴33人,每人2000元。
四、宣传与服务
政策宣传
通过政务网、公众号、招聘会等多渠道宣传就业政策,扩大覆盖面。如察右中旗就业中心通过融媒体平台推送政策信息。
“送岗下乡”活动
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8万余个岗位,近2万求职者参与,达成意向9000余个。
五、动态管理与评估
就业状态监测
定期核查就业信息,通过电话抽查和走访车间了解用工情况,及时调整帮扶措施。
效果评估与反馈
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针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岗位开发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督查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就业中心在促进贫困群体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