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道路上充满挑战和机遇,要有勇气面对困难,用信念照亮前行的方向。祝你学业有成,未来光明。
就业发展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业状况、就业政策及就业结构随时间演变的历史过程。以下是中国就业发展史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建国初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失业率高达23.6%的困境,主要原因包括旧中国遗留问题、战争影响及社会制度变更。
就业政策
通过行政手段维持就业,实施失业救济、以工代赈及“统一就业”制度,帮助失业人员解决出路。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8年)
就业制度变革
- 1978年后,逐步打破“统包统分”制度,推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模式。
- 199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106万,政府出台《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应对就业压力。
三、现代化建设阶段(1998年至今)
非农就业增长
2023年非农就业人数达5.72亿,年均复合增长6.5%,成为全球最大劳动力市场。
就业结构优化
城镇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1.18亿增长至2024年的4.73亿,农民工总量约3亿,外出农民工1.9亿。
总结:
中国就业发展从建国初期的行政救济逐步转向市场导向,非农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