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你们在成长,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你们进步。愿你们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罗湖区教育学校整体发展呈现持续优化与创新升级的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一、基础教育资源显著增强
学位供给大幅增加
近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8175个,通过新改扩建公办学校(如翠北实验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等)和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特色教育项目落地
开发“罗湖育人地图”,整合自然、人文、科技等资源,形成金、木、水、火、土五大特色教育线路,拓展学生实践空间。
二、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
课程体系创新
推动课程、学段、教师能力全贯通,打破学段壁垒,实施个性化培养。例如,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实现全学科、全学段数据融合与精准评价。
融合育人实践
结合AI技术、模块化设计打造新型教室,支持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思政课采用“跨时空连线采访”等沉浸式教学。
三、重点学校发展突出
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1981年建校,1997年获广东省一级学校称号,2004年更名,是罗湖区教育改革试点,教学质量长期保持领先。
翠北实验小学
2017年新址启用后成立学生乐团,2022年新增学位5010个,通过楼顶花园、种子博物等劳动教育场景培养综合素质。
四、教育生态智能化升级
与武汉大学、华为合作推出“教学评一体化智能体”,实现教学、评价、管理深度整合,支持个性化教育。同时,通过智慧教育平台精准评测学情,提升教学效率。
五、学前教育质量保障
实现公办园“5080”目标(50%在园儿童享受优质教育,80%普惠园儿童达标),通过集团化办园引进优质资源,确保公办园“量与质”同步提升。
综上,罗湖区教育在资源供给、教学改革、重点学校建设及智能化生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持续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