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
资料员在整理检验批时,需遵循以下规范和步骤,以确保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一、检验批划分原则
分部工程划分
按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验收规范,将工程划分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门窗、电气等十大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细分
各分部工程进一步细分为可独立验收的分项工程,例如基础工程可按地下层、变形缝或后浇带划分。
工程量与施工部位划分
- 材料类:相同材料、工艺和部位的每10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工艺类:如钢筋工程按加工、安装工序划分;桩基工程按桩型、工艺和部位每200根桩为一个检验批。
- 施工部位类:如基坑支护按排桩类型、土钉墙按施工面积划分。
二、关键表格与内容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包含工程概况、验收项目、验收标准、检查人员签字等基本信息。
分项工程汇总表
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量化汇总,如钢筋加工分项汇总表、门窗安装分项汇总表。
检验批申请表
记录检验批容量、最小/实际抽样数量、检查项目及结果。
三、填写规范要求
基本信息
- 工程名称、分包单位、检验批部位需与设计文件一致。
- 检验批容量按实际工程量填写,单位与工程量对应。
抽样检查
- 最小抽样数量按规范确定(如一般项目80%以上、主控项目100%)。
- 实际抽样数量不得小于最小值,需附质检记录和检测报告。
结果判定
- 合格项目打“√”,不合格打“×”;主控项目需重点标注。
- 不合格项目需注明整改情况,复查合格后方可关闭检验批。
四、资料归档与管理
分类归档
按分部分项工程分类整理,建立索引目录。
动态更新
随着施工进度动态调整检验批,确保与实际工程同步。
规范存档
资料需符合当地建设档案管理规定,便于后期查询和审计。
五、注意事项
若工程量较大,可结合材料、工艺、施工部位综合划分。
不同地区可能有具体规范差异,需以当地最新标准为准。
建议使用模板或软件辅助填写,提高效率。
通过以上规范化的整理流程,可确保检验批资料清晰、准确,为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