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雨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保持坚韧。
小学教育课程设置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资源,具体课程数量和安排如下:
一、基础课程构成
语文、数学、英语(部分学校将品德与社会、科学合并为1-2年级或3-6年级)
体育、音乐、美术为必修科目,部分学校增设手工等特色课程
二、选修与拓展课程
信息技术:根据地方需求设置,部分学校将其纳入基础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涵盖综合实践、写字课等,由学校自主开发
活动课:每天下午第二节为活动课,每周5节,用于体育、艺术等实践
三、课时安排
每日课时:6节课(主课)+1节活动课(部分学校)
每周总课时:约30节主课+5节活动课,总学时约35节
教师工作量:语文教师平均18课时/周,其他学科14-18课时/周
四、政策影响
实施“双减”政策后,学校减少考试压力,增加课后服务,但课程总量保持稳定
总结:小学课程以6-8门核心科目为主,通过活动课、校本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具体数量因地区和学校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