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而是要为成功找办法。
挑战杯资格赛(校赛)的通过需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报名与信息获取
主动联系负责科技创新的教师,确认比赛要求、时间安排及提交规范。
二、作品要求与提交
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品,严禁抄袭,否则取消资格。
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将作废,需确保材料完整。
根据参赛组别(如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设计作品,聚焦科学性、创新性和社会价值。
三、评审标准与注意事项
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科学性(30%)、创新性(30%)、现实意义(20%)和可行性(20%)。
- 不选人少的赛道,冷门赛道评委更专业;
- 文科生可跨学科组队(如法律+AI),避免“宿舍抱团”或“挂名混子”。
四、团队协作与材料准备
黄金团队配置:
技术担当(1-2人)、文案能手、演讲达人、外联专员各1人,分工明确。
PPT需简洁直观,突出项目背景、目标、方法及成果,避免技术堆砌。
五、备考建议
围绕社会热点(如隐私条款、非遗文化)或个人资源领域,确保选题独特且具社会性。
提前进行作品展示和答辩练习,注意语言表达和互动技巧。
通过以上步骤,结合权威信息系统准备,可有效提升通过资格赛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