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解惑  > 考研资讯  > 复审核减率怎么计算

复审核减率怎么计算

复审核减率的计算需要结合初次审计和后续复审的造价调整情况。根据搜索结果,常规的审减率计算公式为:

$$

text{审减率} = frac{text{送审额} - text{审后定造价}}{text{送审额}} times 100%

$$

复审核减率怎么计算

但在实际工程审计中,可能存在多次审核(如初步审计、复审核计等),此时需根据具体审计阶段和费用承担规则计算。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常规审减率标准

一般工程:

单次审计审减率通常控制在 10%以内,超过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审计费用;

特殊行业或大额工程:

部分领域(如政府项目)的审减率上限可能更低,但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

二、复审核减率的计算要点

分阶段计算

- 初次审计:

按常规公式计算审减率,若超过10%则调整费用承担方;

- 复审调整:若初次审计后造价再次调整,需以 复审时的送审额为基准,重新计算审减率。例如:

$$

text{复审审减率} = frac{text{复审送审额} - text{复审审后定造价}}{text{复审送审额}} times 100%

$$

复审核减率怎么计算

- 累计审减:部分情况下需计算累计审减率(如多次调整后的总降幅),但搜索结果未明确说明。

费用承担规则

- 审减率超过10%时,超出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

- 审减率≤10%时,费用由甲方承担。

三、注意事项

公式应用:

需确保分母(送审额)在不同阶段保持一致,避免因基数变化导致误解;

政策差异:不同地区或项目类型(如政府工程、企业项目)的审减率标准可能不同,需结合具体合同条款;

审计流程:建议在审计前与审计单位明确审减率计算规则,减少争议。

四、示例计算

复审核减率怎么计算

假设某工程送审额为1000万元:

初次审计:

审后定造价为900万元,审减率=(1000-900)/1000×100%=10%,费用由甲方承担;

复审调整:

若复审后造价为850万元,则复审审减率=(1000-850)/1000×100%=15%,超出5%部分(5%)由施工单位承担,甲方承担95%。

建议实际操作中以合同约定为准,并保留审计证据以支持费用分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