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苦作舟,书海无涯苦作途。愿你勤奋努力,勇攀高峰,成就人生巅峰。
作业规程复审记录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规范的重要文档,需详细记录复审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以下是撰写作业规程复审记录的规范格式及要点:
一、基本结构
明确标注作业规程名称(如“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审核信息
- 施工单位: 填写具体施工队伍名称(如“基建开拓二队”)。 - 复审时间
- 参加人员:列出审核负责人、技术专家、安全管理人员等签名及职务。
二、核心内容
详细列出作业规程中不符合规范或需改进的地方,例如:
- 坡度控制未明确(需按变更后设计执行);
-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缺失(已施工800m时未提及);
- 锚杆数量不足(原设计2颗,需增加至3颗);
- 通风管理隐患(顺槽长度增加导致风筒漏风率上升)。
处理意见
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如:
- 立即设计并施工106工作面主运输顺槽临时避难硐室;
- 调整锚杆支护方案,明确单体液压支柱设置位置;
- 增加通风设备投入,优化风流分配。
三、其他注意事项
签字确认:所有审核人员需签字确认,确保责任到人;
存档管理:复审记录需与作业规程一并归档,便于后续查阅。
示例模板
| 复审项目 | 存在问题 | 处理意见 |
|----------|----------|----------|
| 临时避难硐室 | 未设计 | 立即设计并施工106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 |
| 锚杆数量 | 不足 | 由2颗调整为3颗 |
| 通风管理 | 风筒漏风率高 | 增加通风设备投入,优化风流分配 |
通过规范填写复审记录,可有效提升施工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