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那些学习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不断开阔视野,横向比较,高瞻远瞩,我们还有更多的空间,千万不能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我们
大学生获取志愿工时的途径可分为以下几类,结合不同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方式:
一、学校官方渠道
关注校青协及各院级青协发布的志愿活动招募信息,参与讲座、支教、环保等志愿服务,通常每次活动可累计2-4个工时。
社会实践项目
参加寒暑假“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由实践单位提供工时认定。
课程要求
部分课程(如社会实践类、创新创业类)会要求完成指定工时,需按学校要求完成实习或项目。
二、社会机构与平台
认证机构活动
通过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中心等认证机构组织的活动(如养老院服务、公益讲座)获取工时。
线上志愿平台
注册“志愿汇”等平台,参与附近发布的志愿活动,线上活动通常按实际参与时长累计工时。
三、自主组织与创新方式
发起或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或参与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等,主动联系活动主办方申请工时认定。
跨校合作项目
参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的志愿活动,通过合作平台共享工时资源。
四、注意事项
工时记录与认证: 参与活动后需及时在志愿平台或学校部门登记,保留活动证明作为佐证。 时长累计规则
学分或奖励关联:部分工时可兑换学分、奖学金或综合素质评价加分。
建议优先通过校级青协或官方平台获取工时,既规范又有利于个人成长记录。若需额外时长,可结合社会实践或认证机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