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是学有所获的前提;勤奋,是学有所进的根本;坚持,是学有所成的途径。
苏联红军的组成由政治与军事双重领导体系构成,其核心特点如下:
苏联红军实行“政治委员+军事指挥官”双首长制,政治委员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与军事指挥官共同组成部队首长。这一制度在团级以上单位普遍存在,特殊营级单位也会设立政委。
职务等级与军衔制度
- 职务等级: 1935年正式推行等级制度,但禁止使用军衔名称,通过勋章数量、年龄等标识职务。例如,高级指挥员包括军团长、军长、师长等,中级为团长、营长等。 - 军衔体系
特殊编制与指挥官级别
- 集团军司令员通常为上将或中将,但存在例外:二战时期曾任命上校担任集团军司令官。 - 政委在红军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政治斗争中(如大清洗期间)被大规模清洗,凸显其政治职能的敏感性。
历史沿革与特点
苏联红军早期(1918-1935年)无正式军衔,以职务标识等级;1935年后逐步建立等级制度,但保留政治委员的核心角色。这种体制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与美军等西方军队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