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精益求精,超越自我,赢得更大的成功。
针对大学生遭遇工资拖欠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
一、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支付时间、方式,并保留书面或录音证据;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实习单位内部申诉机制或工会组织介入调解。
二、行政投诉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材料,要求介入调查;
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官方渠道提交欠薪线索。
三、劳动仲裁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等),仲裁时效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
仲裁庭审理后作出裁决,可要求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25%的经济补偿(若存在违法情形)。
四、法律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持有欠条等直接证据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支付欠款;
法院判决后,若单位仍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保留沟通记录(如短信、录音)、工作证明、银行流水等关键证据;
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权策略。
通过以上途径,大学生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讨被拖欠的工资及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