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解惑  > 考研资讯  > 古代科举中监生是什么职位

古代科举中监生是什么职位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统称,其地位和选拔方式如下:

一、基本定义

古代科举中监生是什么职位

监生是明清两代国子监的在校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入学:

考试选拔:

通过地方考试(如秀才、举人考试)直接入学;

皇帝特许:

由皇帝直接授予监生资格;

荫补制度:

依靠父祖官职(如官员子弟称荫监)或捐助(例监)入学。

二、身份特点与特权

身份地位

监生属于国家一级学府国子监的学生,与举人、进士等科举层级平行,但尚未取得进士资格;

监生在科举考试中享有优先权,例如可直接参加乡试而无需再考秀才。

选拔途径

古代科举中监生是什么职位

- 举监:

由已取得举人资格的士子担任;

- 贡监:由秀才担任;

- 恩监:高官子弟或皇室成员;

- 荫监:因公牺牲官员子女;

- 例监:通过纳捐获得监生资格。

职责与特权

- 需遵守国子监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学业监督;

- 通过科举考试后,可依次获得进士、翰林等官职;

- 部分监生(如举监、贡监)可参与朝廷重要事务。

古代科举中监生是什么职位

三、历史演变

监生制度始于唐代,至明清时期逐渐完善,成为科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监生制度随之终结。

四、与其他科举阶层的区别

| 科举层级 | 身份 | 选拔方式 | 主要特权 |

|----------------|------------|------------------------------|------------------------------|

| 院试(童生) | 非监生 | 地方考试 | 无资格参加乡试 |

| 秀才 | 非监生 | 通过院试 | 可参加乡试、会试 |

| 举人 | 非监生 | 通过会试 | 保留监生资格 |

| 进士 | 非监生 | 通过殿试 | 享受官职荫补 |

| 监生 | 非进士 | 考试、特许、荫补入学 | 直接参加乡试、免试举人科 |

综上,监生是古代科举制度中兼具教育与政治功能的重要群体,其身份与特权贯穿科举晋升体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