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解惑  > 中考资讯  > 初中如何正确跳高教案

初中如何正确跳高教案

以下是初中跳高教学的教案设计,综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教学目标

初中如何正确跳高教案

知识与技能

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动作(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及背越式跳高要点。

- 跨越式:学会用前脚掌着地,身体前倾,两腿依次过杆。

- 背越式:掌握背屈髋关节、摆动身体过杆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解练习、游戏和竞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调性和意志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勇敢、果断、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助跑节奏、起跳力量、过杆姿势。

难点:背越式的背屈动作和跨越式的高空控制。

三、教学过程

1. 准备部分(7-10分钟)

热身活动:慢跑、踢腿、跳皮筋等,提升关节灵活性。

游戏导入:例如“横扫千军”(跳皮筋)或“播种与收割”(跳跃接力),活跃课堂气氛。

2. 基本技能教学(20-30分钟)

跨越式跳高

初中如何正确跳高教案

1. 讲解动作要领:助跑角度(30-45度)、起跳时机、过杆后缓冲。

2. 分解练习:原地纵跳摸高、橡皮筋跨越练习,强调动作规范性。

3. 游戏巩固:设置不同高度的橡皮筋,进行“升级练习”(如单脚跳过更高皮筋)。

背越式跳高(男生)

1. 动作要领:背屈髋关节、摆动身体、利用背部力量过杆。

2. 分解练习:仰卧屈膝摆动、背越动作模拟,配合多媒体资料学习。

3. 综合练习与提升(10-15分钟)

分层练习:根据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组,逐步提高跳跃高度。

竞赛激励:组织小组比赛,设置奖励机制,增强学生挑战欲望。

4. 放松与总结(5-10分钟)

放松活动:音乐引导的深呼吸、拉伸,帮助学生恢复体力。

课堂小结:总结技术要点,表扬进步学生,鼓励克服困难。

四、教学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使用皮筋、标枪等器材时注意防护,避免意外伤害。

个性化教学:

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练习高度,避免盲目追求难度。

心理引导:

通过“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坚韧品格。

五、教学资源

初中如何正确跳高教案

场地:跳高架、橡皮筋、标枪、沙坑

器材:长竹竿、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记录:学生身高测试数据、进步档案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既能系统掌握跳高技术,又能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适应初中体育教学需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