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解惑  > 高考  > 高考提档线是怎么定的

高考提档线是怎么定的

高考提档线的确定方式主要依据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及比例综合计算,具体规则如下:

一、核心计算规则

高考提档线是怎么定的

提档比例

通常按招生计划105%(即1:1.05)确定提档人数,部分院校可能采用1:1.1、1:1.2等比例。例如,某校计划招生100人,则提档人数为105人。

排序与确定分数线

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第N名考生的分数即为提档线。例如,第105名考生的分数即为提档线。

二、关键特点

非最终录取线

高考提档线是怎么定的

提档线仅是档案投递的门槛,通过提档线后仍需满足专业录取线、体检、单科成绩等要求,否则可能退档。

存在波动性

不同院校、不同年份的提档线可能因招生计划调整、报考热度变化等因素波动。

三、特殊场景说明

综合评价招生

采用“高考成绩+校考成绩”模式时,提档线仅基于高考成绩单独划线,校考可能淘汰低分考生,导致最终录取线高于提档线。

退档风险提示

高考提档线是怎么定的

若考生不服从调剂、放弃志愿或体检不合格,可能被退档,即使分数高于提档线。

四、注意事项

关注招生章程:

部分院校承诺“提档不退档”,但需以官方文件为准;

合理填报志愿:建议将目标分数设定在提档线以上10-20分,以应对专业线波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