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成功的密码,努力是进步的阶梯。愿你持之以恒,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成绩。
天津高考赋分制等级划分规则如下:
一、等级划分依据
以全省考生总数为基准,将选考科目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划分21个等级,每级3分,具体比例如下:
- A5+:
前2%考生(如1万考生中前200名)
- A4+:201-500名
- A3+:501-900名
- A2+:901-1300名
- A1+:1301-1700名
- B5:1701-2100名
- B4:2101-2500名
- B3:2501-2900名
- B2:2901-3300名
- B1:3301-3700名
- C5:3701-4100名
- C4:4101-4500名
- C3:4501-4900名
- C2:4901-5300名
- C1:5301-5700名
- D5:5701-6100名
- D4:6101-6500名
- D3:6501-6900名
- D2:6901-7300名
- D1:7301-7700名
- E:最后1%考生(如1万考生中最后200名)
- 满分:
100分(A5+)
- 最低分:40分(E级)
- 中间分差:每级3分(如A4+97分,A3+94分等)
二、计算示例
若某考生在物理科目中排名第1500名:
其物理成绩对应的等级为 A3+(501-900名区间)
若物理成绩为85分,需根据物理科目的等级分布表确定最终赋分(如A3+对应的赋分可能为89分)
三、注意事项
科目独立性
每门选考科目单独排名赋分,考生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的任意3科。
分数波动性
同一科目不同年份或考场难度差异可能导致排名波动,但赋分后分数差值固定为3分。
录取影响
赋分后总分范围为40-130分(3科最低40分,最高3科满分300分),不同高校对等级要求不同。
四、改革意义
该制度通过等级化赋分,缓解了考试难度差异对分数的影响,但客观上可能增加竞争压力,尤其对成绩中等考生影响较大。考生需关注各高校对选考科目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