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不过是离成功差一步,成功不过是比别人多一份努力。
供应商资格审查结果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关键信息,以确保审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供应商基本信息
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成立时间、经营范围等基础信息。
资质文件
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文件(如ISO 9001)等。
二、审核范围与过程
审核类型
明确说明是初次审核、定期复审还是专项检查。
审核内容
包括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流能力、研发能力等。
审核方法
说明采用了文件审查、现场考察、人员访谈、产品检测等具体方法。
三、审核结果评估
评分标准
根据预设的评分体系(如0-2分制)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综合评价
- 需改进:得分≥40%
- 不通过:得分<40%。
分级结论
根据得分给出明确结论,如“纳入/批准”“有条件接收”“不予批准”等。
四、改进建议
问题清单
列出审核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如工艺缺陷、管理不规范等。
整改要求
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时限,明确责任人和监督方式。
五、后续跟踪
整改跟踪
定期检查供应商的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合作建议
根据审核结果提出合作建议,如优先合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
示例模板(部分内容)
```
供应商资格审查结果报告
一、供应商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供应商名称]
营业执照号:[具体号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9001
二、审核范围与过程
审核类型:定期复审
审核内容: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等
审核方法:文件审查+现场考察
三、审核结果评估
工艺流程合规性:合格
质量控制体系:需改进(得分为45/50)
环境管理:不达标(得分为2/5)
综合评分:65%
四、改进建议
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加强工艺流程监控
配合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五、后续跟踪计划
要求供应商在1个月内提交整改报告
安排专项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
通过以上结构化内容,可以系统地呈现供应商资格审查的全过程及结果,为后续合作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