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放松警惕,持续努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税务师第十三章《财务与会计》主要涉及非流动负债的核算,学习重点包括借款费用、应付债券、租赁负债及债务重组等。以下是具体学习建议:
一、核心知识点梳理
- 资本化时点判断:满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三个条件。
- 计算公式:$资本化金额 =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总借款期限$。
应付债券与可转换公司债券
- 应付债券:按面值或实际利率摊销,发行时区分溢价/折价。
- 可转债:发行时确认负债成分与权益成分,转股时按公允价值调整。
租赁负债与使用权资产
- 租赁负债:按租赁期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计量,使用权资产按剩余租赁期摊销。
- 特殊租赁:区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分别处理。
债务重组损益计算
- 债权人:$重组债权入账价值 = 原债权金额 - 相关税费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
- 债务人:$重组收益 = (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 重组债权入账价值)×(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重组债务账面价值)$。
二、学习方法与技巧
分模块重点突破
将章节内容拆分为借款费用、债券核算、租赁计量等模块,结合例题理解计算逻辑。
强化记忆与练习
- 制作思维导图:梳理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体系。
- 做真题模拟:通过历年高频题巩固知识点,尤其是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
关注教材变动
2022年教材新增“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成本”表述,需重点关注类似概念的调整。
三、时间规划建议
每日学习时长: 2-3小时,分2-3个时段完成不同模块学习。 复习周期
通过以上方法,系统掌握非流动负债核算要点,结合实践练习提升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