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目标开始。
在俄语陈述句中,格的运用主要与句子成分的功能相关。以下是各格在陈述句中的基本用法说明:
一、第一格(主格)
第一格是俄语句子的核心格,用于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存在主体。 例:
- Китай — наша великая родина. (中国——我们的伟大祖国)
作表语
在系动词(如“быть”)后,第一格可作表语,表示主语的状态或属性。 例:
- Он — учитель. (他是老师)
作呼语
在直接引语中,第一格可作直接引语的主语。 例:
- Мама говорит... (妈妈说……)
二、第二格(属格)
表示所属关系
用于说明名词的所属者,常与动词的直接宾语连用。 例:
- Книга моей на столе. (我的书在桌子上)
与动作主体连用
表示动作的执行者(间接宾语)。 例:
- Я дарю вам подарок. (我送给你们礼物)
与测量单位连用
表示被测量的对象。 例:
- 10 кг мяса. (10公斤肉)
三、三格(间接补语)
用于补充说明动词的行为,表示动作的间接对象或结果。- 及物动词: 如“делать”(做)后接三格 例: Он написал письмо ей. (他给她写了封信) 不及物动词
例:
Он получил учебные пособия. (他获得了学习补助)
四、四格(补语)
时间/度量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持续时间,或动作的度量。 例:
- Я посмотрел фильм в 2 часах. (我看了2小时的电影)
- Книга 300 страниц. (书300页)
方向/原因补语
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原因。 例:
- Он ушел в магазин. (他去了商店)
- Она решила помочь. (她决定帮助)
五、五格(工具/方式补语)
表示动作的工具、方式或手段。- 与动词“использовать”(使用)连用。 例:
Он писал письмо ручкой. (他用手写信)
六、六格(前置词格)
与前置词连用,表示时间、地点等关系。- 例:
В магазине я купил книгу. (我在商店买了本书)
总结
在陈述句中,第一格主要用于主语和表语,第二格表示所属关系,第三格用于间接补语,第四格补充时间/度量,第五格说明工具/方式,第六格则与前置词搭配使用。需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其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