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成绩。
高考立定跳远的测试方法需严格遵循以下规范,确保成绩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一、测试规则
- 站立于起跳线后,双脚前后或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略前倾,双臂自然摆动配合预摆动作。
- 起跳时禁止助跑、垫步或连跳,需在听到信号后双脚同时起跳。
动作规范
- 身体腾空时需保持背弓姿势,双臂上扬、挺腹、双腿后蹬,尽量在空中的飞行路径呈直线。
- 落地时以双脚最近着地点(通常为后脚跟)到起跳线的垂直距离作为成绩,身体触地后任何动作(如滚动、滑动)均视为犯规。
犯规处理
- 脚尖踩线、离地、助跑或连跳等动作均判为犯规,该次成绩无效。
- 连续3次犯规者取消考试资格,仅允许增加1次补测机会,仍犯规则得0分。
二、测试方法
测量方式
- 使用电子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测量,以起跳线后沿至身体最近触地点的垂直距离为准,测量精度保留至厘米。
- 考生需完成3次试跳,电子仪器自动选取最佳成绩记录。
成绩判定标准
- 优秀: 90-100分,距离2.41-2.50米 - 良好
- 及格:72-60分,距离2.17-1.93米
三、注意事项
场地要求
- 跳跃区与落地区需在同一水平面,沙坑或塑胶地面应坚实平坦,起跳线与落地区距离不少于10米。
装备规范
- 允许穿常规运动鞋,但禁止使用钉鞋(鞋钉长度不得超过9毫米)。
训练建议
- 加强下肢力量训练(如深蹲、蛙跳)和爆发力练习(如弹力带摆动),并注重起跳前预摆与蹬地时的协调性。
通过规范动作和科学训练,考生可有效提升立定跳远成绩,建议在测试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模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