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的起点如何,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你就有机会超越别人。愿你在奋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
我国高考模式自2014年改革后,主要采用"3+3"和"3+1+2"两种模式,具体如下:
一、"3+3"模式(2014年启动)
-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分,共450分)
- 选考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任选3门(满分300分,采用等级赋分)
- 总分计算:两者相加,满分750分
特点
- 取消了传统文理分科,考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组合
- 采用等级赋分机制,缓解科目难度差异对分数的影响
二、"3+1+2"模式(2022年全面实施)
科目构成
-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满分450分)
- 选择科目:
- 首选科目: 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 - 再选科目
- 总分计算:750分(450+300)
- 进一步取消文理分科,提供更多科目选择灵活性
- 外语科目增加至6种(含听力),考生可两年考取最好成绩
- 录取方式改为"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三、其他说明
学业水平考试:
部分省份(如浙江)仍保留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的机制,但2025年山西等省份已全面取消
学分制度:高中阶段需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必修课程88学分,选修课程至少14学分
以上模式均以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为基础,再结合选考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不同省份在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