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0 17:43:13
精选答案
1、綦毋姓綦毋氏,匈奴姓氏。
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
2、兰氏兰氏,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所裁决之案面报单于。晋代,在匈奴中地位亦尊,任左右当户。
3、呼延姓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4、宇文姓来自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来源姜姓。
5、提姓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班固则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鞮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
2025-03-30 17:43:13
其他答案
南北朝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为主体的汉族。
匈奴后裔汉化后,改为汉姓,下列为一些常见姓氏:义渠、公孙、乌氏、挛鞮(虚连鞮)、呼延(呼衍、胡掖、呼)须卜(卜)、兰(乌洛兰)、丘林(乔)、隆、唯徐、仆、范、赵、乘、王、郝、高、滹毒、昆(浑)、乌、稠、复、伊、次、渠(沮渠,且渠、大且渠)、董、驹、成、先、韩、当于、郎、栗藉、奥鞬、尸逐、贺赖(贺兰、贺)、宇文、张、郭、陈、綦母、靳、都、马、李、冯、麻、曹、赫连(铁弗、铁伐、弗、杜)、费连(费)、破六韩(破落汗、破六汗、潘六奚、步六汗、韩)、万俟、金、梁(拔列兰)、刘、独孤(刘)、路、毕、姚、郁、黄、隗、贺遂(贺悦、忤城、贺术)伏、治、封、兰、彭、盖(盖楼)、盂。
2025-03-30 17:43:13
其他答案
西晋灭亡后,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完全与汉族融合,在汉族中留下的匈奴姓氏目前已知的有30多个,分别是刘氏、赫连氏(郝连氏、郝氏、何氏,连氏)、呼延氏(呼延、呼姓)、呼衍氏(呼衍氏)、宇文氏、沮渠氏(沮氏、渠氏,有40多万人)、金氏(系匈奴休屠王后裔)、卫氏、浑邪氏、高氏、娄烦氏、乌维氏。这些姓氏的人口估计有1300万-2000万人,如司马迁记载那样,匈奴后裔的80%以上在当代汉族中。
2025-03-30 17:43:13
其他答案
义渠 公孙
鸟氏 挛鞮(虚连鞮)
呼延(呼衍、胡掖、呼)
须卜(卜)兰(乌洛兰)
丘林(乔)
隆 唯徐 仆 范 赵 乘 王 郝 高
滹毒 昆(浑)
乌 稠 复 伊 次 渠(沮渠,且渠、大且渠)
董 驹 成 先 韩 当于 郎 栗藉 奥鞬
尸逐 贺赖(贺兰、贺)
宇文 张 郭 陈
綦母 靳 都 马 李 冯 麻 曹
赫连(铁弗、铁伐、弗、杜)
费连(费)
破六韩(破落汗 破六汗 潘六奚、步六汗、韩)
万俟 金 梁(拔列兰)刘
独孤(刘)路 毕 姚 郁 黄 隗
贺遂(贺悦、忤城、贺术)
伏 治 封 兰 彭 盖(盖楼)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