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单位双向就业协议是什么

单位双向就业协议是什么

双向就业协议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关系前签订的书面协议,是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就就业关系达成的约定。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性质

单位双向就业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

双向就业协议通常指三方协议,包含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执一份,是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及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的重要依据。

法律性质

属于 民事合同,受《民法典》调整,而非《劳动合同法》。协议内容一般不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二、主要作用

明确权利义务

约定报到时间、岗位、试用期、薪酬等初步就业条件,同时规定双方变更、解除协议的条件。

保护毕业生权益

作为学校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证,协议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同时赋予其双向选择权。若单位单方面解除协议,需承担违约责任。

三、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单位双向就业协议是什么

递进关系

先签订就业协议确立就业意向,再签订劳动合同正式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就业协议的补充和细化,但签订劳动合同前无需必须签订就业协议。

内容差异

就业协议侧重就业条件,劳动合同则详细规定劳动报酬、工时、社保等核心劳动权益。

四、签订注意事项

条款审核

应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尤其注意违约金的合理性及解除协议的条件,避免因模糊条款引发纠纷。

法律救济

若单位违反协议,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权,但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诉求。

五、常见误区

误区: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单位双向就业协议是什么

正解:

就业协议是就业意向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文书,两者效力层级不同。

误区:签订协议后无法变更

正解:

双方协商一致可变更协议内容,但需书面形式。

综上,双向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既保障就业机会,也需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