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是学有所获的前提;勤奋,是学有所进的根本;坚持,是学有所成的途径。
高校就业政审是确保录用人员符合政治标准、道德品质和法律要求的重要环节,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心审查内容
- 审查是否遵守校规校纪(如逃课、作弊等);
- 评估社会公德表现,如诚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
政治态度与思想品质
- 考察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 审查政治历史,包括重大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表现。
直系亲属与主要社会关系
- 审查直系亲属(如父母)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
- 了解旁系血亲或关系密切的社会成员的政治背景。
二、其他审查内容
学历与工作经历
- 核实学籍、奖惩信息、党员或团员资料及学习成绩;
- 审查是否有学历套读、违规入党等记录。
现实表现与社会关系
- 通过户口、身份证、毕业证核验身份信息;
- 走访家庭、单位、学校了解社会关系及现实表现。
其他限制条件
- 未受刑事处罚、未参加非法组织、无精神病史等;
- 优先考虑政治立场坚定、群众基础良好的候选人。
三、注意事项
日常行为的影响: 轻微的违纪行为(如偶尔逃课)可能影响政审结果,但需结合具体情节判断; 信息真实性
地域差异:具体审查标准可能因地区、学校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相关部门。
政审不合格的情形通常包括: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有严重违法记录、直系亲属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