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就业援助的措施有什么

就业援助的措施有什么

关于就业援助的措施,综合多部门政策文件及权威信息,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健全就业援助工作机制

就业援助的措施有什么

合理确定援助对象范围

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如大龄、残疾、家庭生活困难、连续失业1年及以上者)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各地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调整认定标准。

畅通申请认定渠道

优化线上线下流程,推动申请向基层(街道、社区)延伸,实现“家门口”服务。通过数据比对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实现人员底数清、就业需求清。

动态掌握帮扶需求

依托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全周期记录援助对象就业状态,及时调整帮扶措施。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收集实际需求,确保政策精准对接。

二、落实“两优惠、三补贴”政策

税收与金融支持

对吸纳援助对象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优惠;对自主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

社保与培训补贴

- 对就业或灵活就业的援助对象发放社保补贴;

- 对参加职业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给予补贴。

就业援助的措施有什么

公益性岗位兜底

对市场化渠道无法就业的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并发放岗位补贴。

三、强化分类精准帮扶

个性化职业指导

根据援助对象特点制定“一对一”帮扶方案,提供职业路径规划、岗位推荐及创业辅导。

精准岗位匹配

建立岗位清单,优先匹配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结合需求开展定向招聘。

四、完善保障措施

部门协同联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政策合力。财政保障资金投入,民政衔接社会救助,残联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

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推广使用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政策宣传、申请办理、服务对接全流程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

就业援助的措施有什么

五、其他补充措施

稳岗返还政策:

对稳定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专项服务活动:开展就业援助月、岗位送政策等活动,集中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

以上措施通过政策激励、资源整合与服务优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援助体系,旨在兜住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