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什么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什么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学生在入学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约定毕业后到指定单位工作的就业方式。这种就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基本定义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什么

录取时确定就业单位

学生需在填报志愿时选择定向就业选项,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协议中明确工作单位、服务年限等条款。

服务期要求

通常需服务满一定年限(如3-5年),期间不得擅自离职。服务期结束后,根据协议约定,学生可选择自主就业或返回原单位。

二、政策背景与目的

支持艰苦地区/行业

通过定向就业,国家鼓励优秀人才投身边远地区(如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艰苦行业(如军工、国防)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缓解这些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什么

该政策与高校招生计划结合,通过优惠政策(如调档加分)吸引学生到欠发达地区服务,实现教育资源向基层的倾斜。

三、与普通就业的区别

档案与人事关系

定向就业学生的档案、户口、工资等均转入用人单位,毕业后不发放派遣证或报到证,与普通就业者存在本质差异。

就业保障性

协议期内就业单位需履行培养义务,但学生需接受定向培训并遵守服务期约定,权利与义务对等。

四、适用范围

普通高校: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

其他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等也可开展定向培养。

学生定向就业是指什么

五、注意事项

选择前需充分了解协议条款,避免因服务期过长影响个人发展;

服务期满后,可通过考核转为自主就业或继续在原单位发展。

以上内容综合了国家政策、高校规定及实际操作流程,涵盖定向就业的核心要素及注意事项。

相关阅读